对于大宗服务的采购工作是物业管理企业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它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也会直接影响物业管理企业将来为业主提供服务的能力。因此,在采购服务之初,物业管理企业就应该确定一套经得起检验的招全程优化透明管理工作方法与招标流程。其内容要包括对采购服务日程安排的要求、招文件要求、相关评定标准的审批要求等。强调不能光凭感觉进行工作,要讲程序和规则,但同时又要兼顾工作效率,规则不能成为效率的负担。再有,就是对评标准则的选择。
物业管理企业控制人工成本的基本方法有两条:
1、员工实行合同制管理,其他人员通过第三方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管理;
2、实行“人员+业务”外包方式。
一、企业业务外包存在的利弊
外包,是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的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充分发挥自身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运营模式。
(一)外包的优势:
1、企业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建立自己的竞争力,并使其不断得到提升,构筑企业所在行业的进入壁垒,从而确保企业能够获得高额利润,并引导行业朝着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方向发展;
2、企业利用外包战略可以减小规模,精简组织,从而减轻由于规模膨胀而造成的组织反映迟钝、缺乏创新精神的问题,使企业更加灵活地参与竞争;
3、外包还可以为企业降低风险,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外包,企业可以利用战略伙伴的优势资源,缩短产品从开发、设计、生产到销售的时间,减轻在较长时间里由于技术或市场需求的变化所造成的产品风险;
4、由于承包方和发包方都可以利用公司原有的技术和设备,因而将从整体上降低整个项目的投资额,从而也就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
另外,商业物业盈利上的优势还体现在单位面积的物业管理费单价以及成长性上。数据显示,商业物业平均物业管理费约为5.1元/月/平方米,大湾区商业物业管理费平均约为7.5元/月/平方米,远高于对应住宅类物业的平均水平。不过相对的,成本也更高。能否化营收为利润,对于物业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成本把控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商办类物业的盈利水平会随着项目的发展而提升,具备较大成长空间。以购物中心为例,单一项目培育期、稳定期、成熟期大致为开业后3年以内、开业3到5年、开业5年以上。